關於我們-1
我是傘兵下士班長退伍,所以是我體力最好的時候,但我每天下班回到家,是先睡一覺之後,再起床吃晚餐,可見我是多努力的工作,我是不管老闆師傅在不在,工作期間是會一直做下去,除非真的很累才會休息一下,不然不會無故在現場休息。
第1.老闆有不會是笨蛋,每天我的進度做多少,老闆自然心裡有數,只有讓老闆先肯定我,才有機會讓老闆教我更多。
第2.不是我做越多就越吃虧,我每天努力工作,工作中想的,也都是工作內容,接下來要做甚麼,該怎麼做,可以怎麼做會更好,除了可以累積更多相關經歷之外,也會讓自己有更加好的體力。
會在施工現場動不動就休息,想的說的.都是與工作無關的人,也很難可以變成能獨當一面的師傅,我也想不通,為何很多人就是願意這樣,做一輩子的半技工。
雖然創業前,我就知道很多傳統防水方式技巧,也在專做地下室止漏公司工作多年,但創業之後,因為是以民宅防水為主,所以在前幾年的防水施工中,也出現很多想不通,不知道問題在那裡的事情。
就連我已經有很扎實的防水經歷。還是會有這樣的困擾,畢竟民宅不像新建案,做防水的時候都是在結構上,現場也不會有各種各式各樣的狀況或物件,也幸好有父親與弟弟可以互相討論一下,而有些漏水是跟管線相關,幸好就是自己弟弟的專業。
所以結論是,專業防水可以大致分成以下這些不同專業。
外牆防水,屋頂防水、浴室防水、蓄水池防水、地下室止漏以及測漏這幾種。
其中浴室防水,通常會被認為是最簡單、最容易的,所以簡單到幾乎所有做民宅翻修的泥作,也會買防水材料,滾滾刷刷的做浴室防水。
但實際上,因為防水技術在199*年水性防水材料,以及高壓灌注機開始大量出現時,大量其他工種都進入防水行業時。
加上當時真懂傳統防水的泥作都已偏老,因材料與施工方式都絕然不同,也出現很多這一類防水公司,據我所知,有計程車司機,也有很多是工地主任,以及材料商,加上這一類防水,本來就非泥作主要收入來源,所以不會去搶防水施工這一塊。
更別說因為當時工作多,所以很多年輕人都不願做較辛苦的工程類,所以泥作還曾經缺工,缺到一天4500元都徵不到人。
而地下室止漏,因傳統止漏方式,是要拿震動破碎機一直打一直打,因為也比較辛苦,年輕人大多都不願意做這類工作,加上跟當時的泥作一樣,年紀都偏老。
因此真懂傳統防水方式的人,只會隨著時間老去,就算會去使用這些新式防水,因為新式防水也是經過很多年的改變,所以就算等到水性防水材料,再經過多年的改變,演變成彈性水性防水,成為防水主流材料。
而抗裂網也是經過很多年才出現,也等不到還要使用這些材料多年之後,才會知道這些材料的表現如何,所以都還沒真正了解所有相關材料,就早退休了。
也因為大多數使用水性防水材料,與高壓灌注機的防水技術來源是材料商,並沒有傳統防水技術的傳承,而材料商的專業是如何把材料賣出去,並不是真正資深專業的防水施工者,所以從那時候開始傳統防水技術,就開始出現斷層式的滅絕。
例如:有創業超過20年的防水公司,某大樓為伸縮縫漏水找該公司施工,他的做法是先使用快乾水泥去補,上面再加上PU。
伸縮縫顧名思義就是要伸縮使用,一般都在兩棟建築物的中間,通常都是建築物太長,所以而且印象中199*年的混泥土磅數,好像最高是號稱4500磅。
而且通常地面以上的建築物,也不會用這麼高磅數,而快乾最高的硬度會超過9000磅,當地震來時,伸縮縫不但不會伸縮,失去伸縮的效果以外,因為還被硬度高出一倍的物體擋住,所以發生地震建築物搖晃時,因為沒了伸縮的空間,所以就會變成建築物裂開的現象發生。
如果在學校的走廊地上,看到有一片,沒有很寬的白鐵板,橫向的蓋在整個地板上面,通常那下面就是伸縮縫。
以下照片是[得意防水]在新北市板橋某處伸縮縫防水
原本是裡面某戶找我去做外牆防水,也跟我說伸縮縫也會漏水,聽完我的做法之後,就跟我說有廠商說他的做法是裡面會做防水,表面會抹水泥,他覺得這樣很不好,並跟我說管委會何時開會,要我也去說明做法並給估價單。
本來我是不喜歡做社區的,因為有很多只是要比價而已或是早就內定了,但是因為要讓我做他家外牆防水的住戶,一直叫我一定要去說明並給估價單。
過去時看到有另一家廠商,我是第一個跟管委會說明做法的廠商,而另一家廠商也坐在裏面,因本來就不抱希望了,所以說明我的做法之後,也是臨時在現場說,什麼東西會是多少錢…這樣總共大約是多少費用就走了。
隔幾天叫我要過去的住家跟我說,有決定要讓我做了,我也是有點訝異,因為另一家廠商之前有做過他們的屋頂防水,如果不喜歡對方的做法,又為什麼當天也找另一家過去了呢。
創業以來我也遇過有屋主找我去現場估價,但只要讓我知道有另一家防水公司的人也在.通常我會不估價而直接離開。
曾經有跟我一起工作多年的人,會說為什麼有些事情,我都會自己動手,就是不讓他做,通常都是地下室最後要止漏的動作。
原因也很簡單,如果連經常做的一般常見防水,我都認為你都做那麼久了,還無法獨立作業的話,當然也不可能放心,讓你去做更難的止漏動作。
如果防水很簡單,為什麼以前的防水施工,還要分成都有各自不同的工程公司。
那是因為主要使用材料,與施工方式都不一樣,都有各自不同的應注意事項,所以做浴室或屋頂防水的人,不會知道地下室止漏該怎麼做,也沒那技術反之也是一樣。
並不是可以簡單到,同一間公司就可以全包,所以傳統的專業防水,才會分成幾大類,分別有各自不同的工程公司。
只是在材料商的廣告之下,防水變得很簡單,只剩下塗塗抹抹而已,讓人感覺現在的防水公司,似乎變成萬能的防水公司,所以經常可以看到拿著高壓灌注機,亂灌一通的照片。
當然也是因為科技的進步,所以新式防水材料也帶來很多施工上的方便性,很多原本很吃施工技巧的技術,要重複做很多次,才會熟練的技術,也都變得沒那麼重要了,變得一般人只要被告知使用技巧,也可以很輕易的做到。但很多事情只要沒人說,不知道就是不知道,就好像上面伸縮縫的例子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