關於我們

那就從幼稚園開始說起吧…..

更正,就從開始工作的時候吧

在我十幾歲的那個年代,經常可以看到[家財萬貫不如一技在身]類似這樣的電視廣告,很多人在高中的時候也會選擇白天工作,晚上讀夜校。

其實我覺得這樣還蠻多好處的,因為剛出社會的時候,一定會有很多都不懂,十幾歲因為不懂被罵,因為是小孩,所以還可以表現的被罵也沒關係,因為本來年紀就不大,很多不懂也是應該的,而且越早接觸社會,越早經歷與各種人的應對,如老闆,同事之間,客戶…等等,能力以及各種機會就會比同齡人還多。

以我們家為例,因為我弟弟跟我妹妹讀高中的時候是半工半讀,所以我弟弟19歲就考到[甲種電匠],當兵的時候剛好遇到基隆河截彎取直,所以當兵兩年,部隊就一直在基隆河旁邊,當水電兵。

退伍之後。我就叫我弟弟不要上班了。就直接開水電行。因為我比我弟弟大4歲。所以他退伍時。可以先用我的發票開個水電行試試看。

我也會請我媽媽外出的時候,也幫忙看一下有沒有比較便宜的房租。有一次我媽在買菜的時候,打電話給跟我說,他去買菜的時候,在市場的入口處,有看到一排貨運屋在出租,一個貨櫃6千元,我就跟我媽媽說不用考慮直接租了。

因為6千很便宜,租金少壓力就少,又是菜市場的入口處。有人會租那些貨櫃,早上賣菜,還可以當倉庫,用來開水電行也一定很適合。因為我們那邊[中和]公司工廠也很多,很多婆婆媽媽以及工廠都喜歡找我弟弟。

我父親也會支援泥作的工作,也會跟他說傳統防水的技術。當然我也會教我弟。他剛創業的時候。我如果早一點下班的話。還會過去幫忙支援他一下,所以我弟弟算是很順利的就做起來了,最後變成統包。

我妹妹也是因為高中半工半讀,因為他做的事跟電腦相關的行業,所以我們家第一台386電腦就是我妹妹帶回家的。

那時候的電腦很不好玩,黑白螢幕,硬碟好像只有是40MB,電腦所有的動作,都是輸入DOS指令,因為已經是3十幾年前的事情了,所以接下來的指令或許有錯,反正就類似如下。

電腦的動作全部都要用打字的,想看C曹裡面有什麼,就是C:DIR /W 。資料要拷貝進去,或是拷貝到D槽軟碟片,就是c:copy D:\ 大概類似這樣,遊戲也是黑白很無聊,

所以剛開始我就拿來練習打字,印象非常深刻,拿報紙就選大約50個字吧,一整個上午好像只有很少很少的幾個字就放棄了,那時候注音對我來說,實在是非常的難,我甚至都拿著國語注音辭典,就是裡面都是注音很厚很厚的那種],過了很多天很多天,那50個字,依舊連一半都達不到,實在是太難。

經歷了486.586電腦又變成奔騰686電腦有微軟作業系統,所以創業後,有很多都是用手寫估價單,

創業前認識一個做設計的英國雙碩士朋友,給我一台他淘汰不用的蘋果麥金塔電腦,螢幕不大,主機在螢幕正下方,都連在一起。

書讀很多,人也很好相處,但感覺因很少跟社會人士共事,腦筋有點硬邦邦的,所以我還去光華商場那邊,去幫他買一台十幾萬的蘋果電腦。

[我創業之後,徵人時,也是很怕找到2十幾歲,才出社會,且出社會不久的3無產品,沒工程相關經驗的人,就代表會學得很慢,連很多工具的使用,都要從頭教起,還可能要教很多次,沒體力,沒能力,沒技術,還可能,說也說不得。]

因為他是使用蘋果麥金塔電腦,被他洗腦之下,害的我也去買[色帶]的印表機,說甚麼顏色比較準,還可以印在衣服上杯子上的,連掃描機也是買傳輸超快的什麼介面的線,當時外面普遍都是便宜很多的IDE介面的傳輸線機種,因為我那時候也很喜歡電腦,所以也花了很多錢買電腦。

而我妹也在二十出頭時,被公司派去香港,因為在香港就只有他一個人,所以他老闆就請他香港的朋友幫忙照顧一下[也是電腦業的老闆],照顧到最後變成他老婆,在3十幾歲時,就開始過著半退休的生活

而我呢?

因為打字實在很難,所以有些估價單會用電腦打字列印,也會拿我做的[得意防水空白估價單],拿去找人大量列印之後,放一些在車上,看完現場就手寫估價內容,直接給屋主。所以電腦裡面,每一年的估價單數量不會有很多放上來才能證明是真正專職專業